第21位、新公民!
7月2日,美國白宮舉辦了一場「新公民入籍儀式」,21位來自全世界17個國家的「新公民」,在拜登總統的親自見證下,成為美國公民。
儀式過程,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代理局長盧諾德:「等等當您聽到您原本國家的國籍時,請起立,然後站著。(代局長開始宣讀)加拿大、菲律賓、薩爾瓦多、中國......」
當代局長唸完了16個國家之後,有20人起立,但還有個一人依舊坐著。
局長問:「我漏掉您嗎」?
那位女子說:「中華民國、臺灣」。
這個過程透過直播,讓萬千民眾看見,前幾天我第一次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,我還在猜,到底怎麼回事?結果,當我上美國移民局的網站一看,才發現,早從2019年,美國移民局就已經規定,申請歸化的「新公民」,在填 N-400 表格時,來自台灣的申請者,國籍就寫「Taiwan、台灣」。
不寫: Taiwan China, Taiwan PRC, Taiwan ROC, 或是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, 就直接寫台灣。既然如此,當天移民局長,就應該在宣讀「China」之後,也宣讀「台灣」,讓這第21位新公民站起?為什麼不?
而且,在這第21位新公民大聲說出「中華民國、台灣」之後,拜登總統致詞的內容,依舊是說:「歡迎來自世界16個國家的新公民」,他說16國,不是17國,不管是「中華民國、台灣」或是「台灣」,都不被美國認為是一個「國家」。
隨後,美國印太總監坎伯,接著公開宣示,美國不會支持台獨。
很清楚的,目前美國的對台政策,是盡其一切地,對台灣好,要疫苗、給疫苗;要武器、賣武器。從去年開始,衛生部長、國務院次卿,到今年的拜登老友團、國會議員團,一直來台灣,頻率很高。
但挺台灣,卻不挺台獨,也等於是在告訴中國大陸:「我不會超過你劃下的紅線」,反之,除了台獨之外的事,美國都可能支持台灣。
值得注意的是,親美路線,將成台灣未來幾年的主流。就算民進黨內政表現不令民眾滿意,在「親美抗中」的基調之下,國民黨和民眾黨,想在單一席次的選舉中,特別是總統大選贏過「美國好朋友」民進黨,並不容易。
暐瀚 2021-7-8 de 台北
品觀點 20:00線上見